弘扬雷锋精神 | 抗“疫”路上 "疫"无情,天使有爱
2020-04-13
2020的春节,如此的不同寻常,注定让所有人印象深刻: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举国上下积极响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保卫战。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在院领导正确指引下,切实做到全员动员、全员防控。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集体在岗,夜以继日,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敬业奉献,诠释了雷锋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1月24日至26日,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二,正当万家团圆、欢度春节之时,内一科轮值的医生护士依旧像往常一样奋战在科室一线。即使在春节期间,科室内仍留有40余名患者,其中不乏呼吸衰竭、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及重症感染等重患。同时,节日三天每天都有发热、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等急重症新入患者。虽然工作超负荷,但医护人员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他们还不忘给患者及家属们送去新春的问候,热情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受到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1月25日,我院接诊第一例疑似病例,小护士们纷纷请缨一线,即使远在家乡,即使怀里的宝宝还刚刚百天。发热病房启动后,我们科吴晶医生、罗辉护士,第一时间报了名,吴晶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呼吸科主任医生,自己责无旁贷。”1月27日,大年初三,因疫情防控需要,医护人员取消春节假期、正式上岗。早晨八点,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准时到岗,无一缺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甘愿牺牲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时光;他们中不乏刚刚才值完大年三十、初一初二节日班的同志,虽身体疲惫,但斗志昂扬。2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万家团圆之日,我们科严正东医生,孙晓楠、马蕊护士逆行武汉,用行动谱写赞歌。
当一线的勇士冲锋在前,守卫家中的韩玉珊、田丰华、王静和崔丽捷四名医生及护士们默默的肩负起整个病房的诊治工作,冯娜医生则坚守急诊,大家一边抗“疫”一边诊治病患,虽然患者数量较前下降,但质量高,重患多,同时要警惕流行病史提供不完善,及病毒多样性带来的高风险,一个班下来几乎精疲力尽。但是,虽然辛苦,每一个人仍恪尽职守,无怨无悔。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一场与生死有关的战“疫”,在这片看不见的战场上,当战争的号角吹响,內一科每个人在尽行职责,完成自己的使命。
作为收治“呼吸、消化”两大系统的科室,內一科可以说是最接近一线的“高危”科室之一,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防止院内感染,在疫情早期,刘颖主任及张莹护士长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及个人防护进行全科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对穿脱隔离服的穿脱流程反复学习考核,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同时加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对工作生活区域卫生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刘颖主任、张莹护士长组织穿脱隔离服培训
在科室运行过程中,为更好的有利于疫情的防控,刘颖主任决定减少病患聚集密度,尽量单人单间,避免交叉感染。在对在院患者的管理方面,张莹护士长要求护士随时随测体温,发现异常,立即向医生报告。同时做好科室宣教,及时与患者和陪护人员沟通,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自疫情发布以来,作为拥有丰富经验及精湛技术的呼吸科的主任及发热专家小组成员,刘颖主任身先士卒始终冲在疫情防护的最前沿,每天忙碌在病房、发热门诊、发热病房和会议室之间,发现疑似病例24小时随叫随到,有时忙碌一晚,白天就在办公桌上趴着休息一下,有时会诊太晚,索性晚上就在办公桌上睡一晚,第二天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疫”无情,人有爱,在疫情面前,內一科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疫情期间,韩玉珊医生自己为科里每一位医护人员购置护目镜,让每一个医护人员的防护更加完善。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疫情当前,四院的每一名医护人员无论是在前方驰援武汉,还是在后方坚守,都不计报酬,冲锋在前,恪尽职守,用行动诠释医者担当,诠释着雷锋精神,树立和展示了医务工作者守护市民生命健康的良好形象。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群防群控和全体医护人员保卫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