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来袭。近日,全国最高气温超过35℃,午后阳光直射下的地表温度更是超过40℃。在高温环境中,广大市民尤其是露天作业的职业人群要谨防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病情与个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有关。
中暑的分型
1. 热痉挛: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 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2. 热衰竭: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 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 40 ℃,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3.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 40 ℃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按中暑临床症状的轻重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在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还提出了中暑先兆,通常也称为观察对象。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 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者,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可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 38.5℃以上。
重症中暑者主要就是上述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中暑之后如何处理与治疗
针对不同程度的中暑,采用不同的处理和治疗方法。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环境,并予以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出现恶心、呕吐的时候可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滴注。
重症中暑:迅速送医院救治,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促进酸碱平衡,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热射病:迅速采取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的措施,必要时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热痉挛: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热衰竭: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对症处理。
一旦发生中暑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
物理降温:迅速将患者移往荫凉通风之处,放低头部,脱去衣服,冰水擦浴或全身浸入27~30℃水中传导散热降温, 同时强力按摩四肢,以防止毛细血管血流滞积,并促使散热加速。对循环虚脱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湿皮肤或同时应用电风扇、空调等。有条件的可用降温毯和冰帽降温。
药物降温:常采用氯丙嗪降温,并可用安定以控制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