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这些年 | 事业虽有终 初心永不忘
2019-09-21
时间的长河川流不息,往事的回忆萦绕于心。
1962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我从旅大医专护理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工人医院(四院的前身)住院部的内科病房,35年护理的职业生涯由此“着墨”。
当时的内科病房位于现在的甘欣街(职业病防治院往东约500米)的一座三层小楼内,科里共有65张病床。其中病情危重的患者住在二楼病房,病情较轻的患者住在三楼病房,大的病房有8张床,小点的病房有4张床,病房内床位密集且空间狭小。北面的病房阴冷潮湿,墙面因透寒发霉变黑,夏天里病房蚊子、蟑螂、臭虫肆虐,条件十分简陋且环境很差。
那时的内科病房分科不细,大多以治疗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也治疗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病房里的患者几乎满床。每天都有一级护理的4~5名重病患者,打吊瓶40多个,静推近20个,肌肉注射50-60个,科里的七、八名护士们每天都上演着注射、导尿、下胃管、十二指肠引流等护理技术操作的“全武行”。不仅如此,每天还要往返相距500米的第一住院部之间,为患者取药、到化验室送去化验标本并取回化验单。为每个患者摆好三次口服药,分4次送药到床前并看着病人吃药。
与现在相比,我们的工作有两大不同。一是用过的玻璃输液器、注射器集中送到供应室,进行刷洗消毒后反复使用,输液瓶、注射器如有破损还要赔偿;二是患者没有家属陪护,为患者进行洗脸梳头、打饭喂饭、端大小便器等生活护理,也要我们护士来做。患者去世后还要为其穿戴整齐,再由大夫、护士一起抬到500米外的太平间,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工作虽然辛苦单调,但我却乐在其中。给患者喂饭、洗头、剪指甲我冲在前,因人手不够需要加班加点我干在先。由于工作忙,哺乳期间也不能给孩子及时喂奶,常常是最后一个到托儿所接孩子,孩子已经是饿得哭累后睡着了。由于过度劳累,我曾三次因病住院,有一次病情严重休克,抢救一周血压才逐渐回升,算是逃过了一劫。
在为患者护理治疗同时,我还主动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有的患者失去了治疗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我就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患者战胜疾病。记得有名叫隋俊华年轻患者,全家人都患有严重的遗传性哮喘病,住院时没有人探望照顾,心情十分低落。得知此事后,我热心照顾她的生活起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在病愈出院时,她握着我的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让我欣慰的是,我们至今还互有联系,当时结下的“姊妹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
寒暑易节,岁月交替。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我留下了自己人生进步成长足迹。1979年被任命为护士长,1980年晋升为护师。经过党组织的关心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在1985年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跟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医院在不断发展壮大。1986年,医院新大楼落成,从最初的150张床扩建到400张床,我们搬迁进宽敞明亮的病房,用上了一次性的医疗器械,配备了心电图机、呼吸机、危重病人监护器、去痰器等医疗设备,工作的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医疗和护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1987年,由于工作需要,我在任护理部副主任的同时,兼职从事烧伤病房的管理工作。当时烧伤患者多达70多人,50%大面积烧伤经常有6、7个。针对烧伤病人治疗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准确执行医嘱、精心做好生活等护理特点,我带领全体医护人员进一步落实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多次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得到院领导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成为当时我院特色医疗的一张“名片”。
还记得南丁格尔誓言中所述:余谨以至诚,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有了为患者精心做好护理医疗的初心,就有了工作前行的方向;有了为患者尽心履行工作职责的精神,就有了事业进步的台阶。从事护理工作的35年间,我没有辜负组织和身边同志们的期望,曾先后荣获大连市“优秀护士”、大连市“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护士”等光荣称号。
经过世纪交替,跨越时代变迁。
虽然离开护理工作岗位已经退休多年,但我同许多老护士一样,对护理工作的情缘依旧,感情仍在,对四院发展的期待殷切,关注弥深。
我们共同祝愿: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四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为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原门诊部主任杨玉芬
- 返回顶部
- 0411-39531188(总机)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