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
——习近平总书记
2019年6月9日是第十二个国际档案日
主题为“新中国的记忆”
我国档案事业与新中国同步伐、共奋进
已走过70年的风雨春秋
70年间,神州大地沧桑巨变
我们虽然没有机会亲临历史现场
见证社会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经历的改变
但留存至今的档案却见证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波澜壮阔
带领我们重温了每一个历史细节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成立了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被摆上了议事日程。200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将此日设立为“国际档案日”。自2013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历年主题
2013年 档案在你身边
2014年 走进档案
2015年 档案与你相伴
2016年 档案与民生
2017年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
2018年 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2019年 新中国的记忆
从古至今的档案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靠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人们创造了“结绳”、“刻契”等记事方法。结绳与刻契可以说就是档案最早的起源。我国目前最古老的档案是甲骨档案。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的甲骨刻辞。后期还有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以及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
“档案"一词最早出自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一书。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档案是什么?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具体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档案名称变化
我国古代的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现统一称作“档案”。